本網訊(通訊員 袁向旸)為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思政課教師理論功底,我院多位教師積極參加暑期教學研修。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教師袁向旸于8月18日至24日赴河南省安陽市紅旗渠幹部學院參加 “2024年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暨哲學社會科學骨幹暑期社會實踐研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師周瑩瑩、彭璟于8月22至26日在湖北經濟學院參加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舉辦的“湖北省思政課教學培訓暨哲學社會科學骨幹研修班”。
一、紅旗渠畔尋精神,思政研修啟新程
(一)深入紅旗渠,探尋精神之源
紅旗渠,這一鑲嵌在太行山麓的“人工天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光輝典範。袁向旸老師與來自全省各地的思政理論課教師及哲學社會科學骨幹教師一道,踏上了這段意義非凡的研修之旅。在為期7天的研修期間,他們深入走訪了紅旗渠的每一個角落,從分水閘到青年洞,從陡峭的絕壁到蜿蜒的渠道,每一處都留下了他們探尋的腳步和深刻的思考。
我院教師袁向旸參加湖北省2024年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暨哲學科學骨幹社會實踐研修班。
參觀紅旗渠分水閘。
參觀紅旗渠青年洞。
通過實地考察,袁向旸老師親眼見證了當年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依靠自己的雙手,在太行山上劈山開渠、引水造林的成果。這不僅僅是一項水利工程的建設史,更是一部生動的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群衆奮鬥史,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的真實寫照。袁向旸老師表示,站在紅旗渠邊,仿佛能聽到先輩們用錘子敲擊石頭的聲音,感受到那份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力量。
(二)深刻理解,傳承紅色基因
在研修過程中,袁向旸老師不僅被紅旗渠的壯麗景觀所震撼,更被紅旗渠精神所深深打動。她參與了一系列專題講座、座談交流及現場教學活動,與專家學者、當地群衆面對面交流,從多個維度深入剖析了紅旗渠精神的内涵與外延。通過聆聽老一輩建設者的親身經曆,袁向旸老師深刻體會到,紅旗渠精神不僅僅是一種曆史記憶,更是新時代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觀看《最美修渠人》的故事。
學習《紅旗渠精神及其當代啟示》。
袁向旸老師強調,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深感責任重大。通過這次研修,更加明白了如何将紅旗渠精神融入課堂,讓學生們在了解曆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堅定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要讓學生知道,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
(三)深刻啟示,賦能思政課堂
此次研修,不僅是一次個人成長的寶貴經曆,更是我院教師隊伍建設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現;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教學理念的升華。袁向旸老師深刻認識到,思政課不僅是傳授知識的課堂,更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确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陣地。袁老師表示,她将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生動的故事、鮮活的案例,讓思政課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二、荊楚大地強思政,培訓研修促提升
8月22日,為期五天的湖北省思政課教學培訓暨哲學社會科學骨幹研修班在湖北經濟學院舉行。授課專家帶領參訓學員深入學習黨中央最新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理解和掌握相關重要文件和文章的深刻内涵。授課專家運用多元化教學手段,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讨論。
我院教師彭璟參加湖北省思政課教學培訓暨哲學社會科學骨幹研修班。
通過此次湖北高校思政課教學培訓,彭璟老師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的自豪和自信,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我們要時刻牢記總書記“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總要求,為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我院教師周瑩瑩參加湖北省思政課教學培訓暨哲學社會科學骨幹研修班。
而周瑩瑩老師則深刻體會到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時代價值。這次培訓不僅提升了個人思想政治素養,也讓她對如何在不同教育階段實施有效的思政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作為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将思政教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生動的案例和互動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