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 光影啟思|3044永利集团黨總支部組織觀看《我要當老師》
來源:原創文章|發布時間:2024-04-25 16:02:34|浏覽人次:1594

    本網訊(通訊員 袁向旸)為營造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和高質量發展,4月24日下午,3044永利集团黨總支部組織全體教師觀看全國首部思政課教師題材電影《我要當老師》。

   3044永利集团黨總支部組織全體教師觀影。

    電影《我要當老師》是由教育部指導的中國電影史上首部思政課教師題材的輕喜劇院線電影故事片。影片以生動的畫面和感人的故事,展現了思政課教師們在教育戰線上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的動人風采。影片中的主人公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書寫着教書育人的新篇章。他們不僅傳授知識,更關注學生的成長,用心用情去引導、去啟迪,幫助學生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044永利集团教師觀看電影《我要當老師》。

    觀影結束後,3044永利集团黨總支部組織教師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論。大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分享了觀影心得和體會,并就如何進一步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學院黨總支書記柯峰表示:作為思政課教師,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創新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交流,走進學生心裡,用心傾聽,做好學生引路人。正如影片中提到的,隻有我們思政課教師走進學生當中,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心中有溫度的好老師。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教師黨旭芳表示:在電影結尾那裡,主角人物說到人生的價值,而對他影響最為深刻的就是他少年時遇到的那位高老師,在他自己乃至他的學生的人生軌迹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我想這就是教師這個職業的意義,它在一代又一代學生中進行着文化和精神的傳承,而這種傳承,既是講台和書桌前教師埋頭苦幹身影的體現,同樣也是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們要站好講台,講好思政課,讓課程能夠真正地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師朱夢晗表示:電影《我要當老師》生動描繪了高校思政課青年教師走過了從“靠近光”、“成為光”到“發散光”的人生曆程,并以溫暖感人的故事、诙諧幽默的風格和鮮活生動的表達,真實反映青年思政課教師堅定理想信念的心路曆程,藝術再現了一代代思政課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赤誠情懷。我在觀看電影時,對孫恒第一次上課時的心理壓力感同身受,這部影片講出了無數青年老師的心聲。作為一名青年思政課教師,未來我将繼續夯實理論基礎,潛心教研,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針對性。

    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教師陳薇表示:“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我要當老師》這部電影有着生動的細節、豐富的人物形象,飽滿的故事情節,觀看了這部影片後,我深受感觸。作為一名青年思政課教師,它啟發着我深入思考如何做一個既能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經師”,又能塑造靈魂、塑造觀念、塑造新人的“人師”,也進一步激發了我對教育和教師職業的熱情和激情。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教師崔麗娜表示:《我要當老師》是首部思政課教師題材電影,非常感人,值得一看。關于如何做一名好老師這個問題,我很贊同電影宣傳的走到學生中去。隻有真正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激發學生學習的内驅力,學生才能發自内心喜歡你,喜歡這門學科,願意去學習。一個學生喜不喜歡這門課,除了看老師的專業能力,還有老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關注度。老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這門課的喜歡程度。就像電影裡講的“經師易求,人師難得”,作為思政課教師自我修身是必不可少的。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主任徐林林表示:《我要當老師》是反映新時代思政課教師題材電影,畫面清新、内容豐富、故事感人、語言幽默,值得觀看。影片講述了怎樣站穩講台做好學生人生指引導師問題,影片通過一位年輕老師的親身經曆講述當年老師對他的教育、指導與激勵的故事,然後長大後自己又變成老師的教學工作經曆,特别是融于到學生群體中,讀懂學生、熱愛學生、與學生為友,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發自内心喜歡老師,喜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願意去學習。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觀看後懂得,對待學生要有愛心、耐心、細心,才能感知現代學生、走近學生、知曉學生内心的需要、理解學生的困惑,最後幫助學生解惑,讓學生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