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23日,第二屆全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學術研讨會在華中科技大學召開,來自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全國8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3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研讨會上,清華大學3044永利集团特聘教授馮俊,以《學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史’的重要論述,在大思政課中樹立正确黨史觀》為主題作了報告。他認為,上好“大思政課”,要用好“四史”,讓學生熟悉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專家學者們表示,思政元素融入教學重在畫龍點睛、自然融入,現實生活中,道德規範、行為準則、三觀養成無時無處不在。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重在自然,尊重課程建設規律,像鹽溶入水一樣的潤物無聲,最終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探讨課程思政教學不僅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發展的新目标與新方向,也是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體系創新發展的嶄新目标和方向,彰顯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豐富内涵,更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我院胡楠教師應邀參加第二屆全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學術研讨會
我院胡楠教師應邀參加了會議,并在“理論研究”分論壇上發言。她提出,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是要在堅持思政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和主渠道的同時,深入挖掘其他各類課程的育人元素,思政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應當做到資源共享、共享成果,實現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