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舉行集體備課會
來源:原創文章|發布時間:2023-10-18 14:06:16|浏覽人次:2062

    本網訊(通訊員 袁向旸)2023年10月18日,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在學院會議室舉行了集體備課會。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全員參與、教師分享、互動交流,達到提高教研室教學水平,更好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作用的目的。本次活動由教研室教師湯博源老師主持,教研室全體教師參加。

王鳳玲老師進行教學設計展示。

    備課會上,王鳳玲、蘇敏兩名教師進行了教學設計展示,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為依托,以教材第三章第一節中國精神是興國強國之魂為主題,分享了自己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教學過程中主要運用案例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将影視資源融入教學。課程導入部分,王鳳玲老師從電影《長津湖》與《志願軍》中志願軍戰士身上所體現的精神入手,引用毛澤東同志的評價:“敵人是鋼多氣少,我們是鋼少氣多。”設計好問題鍊,引發學生思考,何為“鋼多氣少”“鋼少氣多”?打破無數不可能、創造人間奇迹的“氣”,到底是什麼?

蘇敏老師進行教學設計展示。

    兩位老師結束分享後,其他教師分别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王丹琦老師指出,“各位老師的教學設計各有特色,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特别是加入與課程内容相關的生動有趣的影像時,更能直觀感受中國精神,讓學生對課程内容有更深體會。”袁向旸老師表示,“問題鍊的設計很巧妙,由淺入深,可以引發學生更加深入的思考。”教研室主任鄧仙最後進行點評,“本次活動很成功,希望各位老師能通過此形式反思自己的不足,吸取優秀的教學經驗,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此次集體備課會是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教研室通過“說課”示範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各位老師對教學設計各環節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讨,提出善于利用“學習通”采取可操作性的措施,在交流中就教師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分享好經驗,總體效果良好。